2009年11月11日 星期三

英美兩國之比較──國旗及其意義

1.國旗及其意義
 (1)英國國旗  又稱米字旗,長與寬比為2:1,是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英國)的國旗。最早的米字旗於1606年4月12日英格蘭詹姆士一世統一英格蘭和蘇格蘭時誕生。它是由英格蘭聖喬治的十字和蘇格蘭聖安德魯的交叉合併而成,不過這面旗幟的旗面不是今天的深藍色而是淺藍色。


        而今天的米字旗誕生於1801年1月1日,當時愛爾蘭與不列顛組成了聯合王國。愛爾蘭聖派屈克旗的白地紅色交叉型旗再度與米字旗合併,從而形成了今天的米字旗。



        英文裡把英國國旗叫做「Union Jack」或「Union Flag」。Union為聯合之意,英國是由數個王國聯合組成的國家,所以這裡的Union即是指英國;jack是「艦艏旗」,是一種懸掛在船頭的旗幟,英國國旗最早的用途是掛在船頭標識國籍,故以jack稱之。兩字組合起來,就是英國的旗幟之意。


        另外,英國國旗是以逆時針方向移動地偏向白色斜條的半邊。這是因為紅色斜條取自愛爾蘭旗,白色斜條取自蘇格蘭旗,如果把紅條置於白條正中央,會造成白條看起來像是紅條的附加邊線,如此似乎有愛爾蘭的地位優於蘇格蘭的爭議,所以設計成偏向一邊,讓兩者的主體性都能顯示出來。而如果是繪製英國國旗,更要注意到紅色斜條與紅色十字是不相連的。

        米字旗最早其實是王室的旗幟,即使到今天,英國也沒有法律確認米字旗為英國的國旗,不過它在功能上與國旗已經沒有差別。1908年英國議會宣佈「米字旗應該被認為是英國的國旗」。1933年英國內政大臣則宣佈「米字旗就是英國國旗」。


        英國的很多前殖民地國家將米字旗放在國旗的左上角,以示與英國的關係。現今澳大利亞、斐濟、紐西蘭、吐瓦魯國旗在左上角有英國國旗,即是自殖民時代沿襲下來;而英國目前持續控制中的海外領地更是依然維持使用這種形式的旗幟。



(2)美國國旗  美利堅合眾國的國旗旗面由十三道紅白相間的寬條構成,左上角還有一個包含了五十顆白色小五角星的藍色長方形,長與寬比為19:10。五十顆小星代表了美國的五十個州,十三條間紋則像徵著美國最早建國時的十三個州。紅色象徵強大和勇氣,藍色象徵警惕、堅韌不拔,白色象徵正義與純潔。

        美國在獨立前是英國殖民地,稱「北美十三州」,自1776年1月2日開始,使用一面英國國旗加上十三條紅白條紋的旗幟,稱為「大聯邦旗」,7月4日獨立建國後仍繼續使用。1777年6月14日的大陸會議上,發表了第一面「星條旗」,將原本國旗左上角的英國國旗換成藍底與十三顆五角白星,以星星與條紋共同代表州數。後來6月14日成了美國的「國旗日」,紀念國旗的誕生。當時規定,州的數量變更時,國旗上的星星與條紋都必須一起變更,所以1795五年州數增為十五時,星星與條紋數也都更改為十五。到了1818年,州數增為二十,星星與條紋也要改成二十,有人覺得這樣子條紋太細了;這時國會議員彼得建議,將條紋改回最初的十三條永遠不變,以紀念最初的十三州,留下星星依照現有州數變更即可。這項建議獲得了大家的認同,從此以後條紋數固定下來,只有星星數量做改變。1959年,夏威夷成為美國第五十州,1960年7月4日啟用五十顆星的國旗,使用迄今。


        傳說美國國旗是由女裁縫師貝琪.羅斯設計的。1776年,華盛頓帶著一份具有六角星的國旗設計去拜訪羅斯,羅斯見過後,將六角星改為五角星,縫製出了第一面星條旗。但比較可信的說法,是由大陸會議中新澤西州代表,也是獨立宣言簽署人之一的法蘭西斯.霍普金森所設計的。羅斯設計的國旗星星是排成一圈的,這個版本似乎較廣為流傳,但霍普金森星星分散排列的版本才是比較正確的。


        對美國人而言,國旗是美國憲法以及權利法案所保障的所有自由的象徵。大多數時候它還是個人自由的象徵。

沒有留言: